使用电弧流“派石气”发生系统的工厂,在处理工业废油、餐厨垃圾等方面,还可以发挥类似或更大的环保效应。
“派石气”切钢板如切豆腐
冯晓辉说,我国金属气割加工普遍使用的是具有百年历史的氧—乙炔切割传统方法。传统的乙炔切割气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存在成本高、耗能大、污染重、切割质量差、易爆炸等弊端,严重污染水和空气。替代乙炔早已成为业界共识。
目前,更环保的“派石气”已经在工业切割、焊接领域投入试商用。研发基地负责人李平生指着墙脚堆放的一些白色钢瓶说:“里面装的不是传统的丙烷、乙炔,而是我们自产的‘派石气’。传统焊接、切割气体钢瓶压力较高,易燃易爆,而‘派石气’钢瓶压力仅为50PSI,焊枪要用打火机才能点着。”
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晨报记者在切割台上摆放了一块约10厘米厚的钢板,点燃“派石气”后,一股纯蓝色的火焰从枪口喷出,火花四溅之下,钢板片刻便被切开,速度之快如同切豆腐。李平生指着钢板断口告诉记者:“其他焊接气体内外焰温度有差异,而‘派石气’火焰温度均匀,因此无论是切割还是焊接,都不会产生‘起渣’或‘鼓包’现象,因此后续不用手工清理,提高了成品质量。现在在秦皇岛、哈尔滨的一些单位,‘派石气’钢瓶受到试用单位的一致好评,现在一直都在找我们订购。”
冯晓辉认为,许多环保产品之所以无法推广,主要问题还是在商业层面无法赢利,生存需靠政府补贴。但由废物利用产生的“派石气”生产、使用成本低廉,且使用氧气较少,经实际测算,使用“派石气”钢瓶,每瓶成本仅146元人民币,而乙炔、丙烷、添加增效剂的天然气分别为244元、243元和192元。预计量产后,“派石气”将给生产企业带来巨大的商业利益。
切断地沟油利益链是关键
在“派石气”研发中心现场,负责人李平生坦言,由于地沟油在餐饮行业被大量使用,餐厨垃圾现在很难获得。“派石气”研发团队设计的电弧流法厌氧消化餐厨垃圾处理系统,早已取得国家发明专利,但在实际应用中却遇到了困难:买不到原料。
“我们尝试与一些餐馆、酒店联系购买餐厨垃圾,但是大部分时候都被拒绝了。我们调查后发现,这后面是一个巨大的利益链条,这些地方都与餐厨垃圾采购商签订了长年订货合同,外人很难介入。直接购买地沟油的成本是很高的,我们希望能够直接拿到餐厨垃圾,这样我们可以获得‘派石气’和沼气,并将剩下的干化残渣送到农场当肥料。但是目前这个餐厨垃圾回收系统还不完善,我们只能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能够从政府建立的餐厨垃圾回收系统中获得廉价的原料,这其中切断地沟油利益链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