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注册
第8届西湖峰会展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资讯

宁波汽车零部件行业的鲶鱼效应

发布日期:2012-03-13 来源:杭州日报 浏览次数:4138
中国汽车配件社区网讯:“无论是商用车,还是乘用车,中国的汽车市场都是一块甜美的蛋糕,吸引了不少汽车生产商前来投资建厂、安营扎寨。”这无疑给杭州湾地区上万家从事汽车零部件生产的企业带来了机遇,仅宁波地区就有3500多家这样的企业。然而遗憾的是,却少有一根红线把这些“珍珠”串成“项链”——整车生产线。

今年年初破土动工的上海大众项目,犹如一条鲶鱼游进了杭州湾新区,激活了汽车内外饰、汽车底盘、汽车电子电器、汽车物流等汽配产业链。

现状:汽配产品缺乏核心技术

走进宁波亚美塑料有限公司工厂,几十号工人正在忙着生产塑料玩具,而在几年前,这家则主要生产的是汽车零部件。

今年,该公司再度将汽车零部件产品的比例压缩,汽配产品占公司业绩还不到两成。在公司执行总经理何小平看来,汽配这个行业的竞争太激烈了,“一不小心就把自己给套进去了”。

实际上,何小平所说的竞争,还不仅仅是因为企业数量庞大,更在于一些中小企业无法掌握汽配产品的核心技术,“一些涉及到安全、节能、排放的核心技术都在零部件上,这些技术没突破,产品就没有竞争力。”因此,虽然宁波汽配企业数量大,但有竞争力的并不多,比如,一些老牌汽配企业因产品多为没有专利标准件,被其他企业后来居上,最后不得不转产或转行。低技术含量产品还导致了同质化竞争愈演愈烈。

“现在不少企业的产品都与我们公司相同,如果报纸上登了我们客户的名字,我们马上就会面临客户被抢走的危险。”在鄞州,一个做汽配产业的企业始终不肯透露自己公司的名字。

软肋:“珍珠”难以串成“项链”

“零部件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零部件竞争力不强,又缺少整车生产能力,所以很难成为企业强国。”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董扬在展望“十二五”规划的汽车产业时曾这样说。

一句话,点到了我国汽车产业的软肋。上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让广州、深圳等地的汽车工业迅速发展。尤其是广州,快速崛起了广州本田、丰田、东风等汽车龙头企业。而此时的浙江呢?义乌在做小商品,温州在做民营经济,杭州主抓旅游,宁波则着眼外贸和港口,甚至整车项目送上门来还被拒之门外了。负责宝马汽车公司招商的杨先生回忆当时在浙招商时的情景说:“当时宝马计划来浙投资,但由于当时对汽车产业的优惠政策少,宝马公司只得转战沈阳。”

缺少整车带动,直接导致了零部件产业发达而整车产业滞后,也制约了汽车制造业整体水平的快速发展。对此,宁波市汽车零部件产业协会副秘书长干文萍说:“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汽车产业在技术上进步了不少,但与美国、德国等汽车大国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现状是,汽配产业很多,也有不少‘珍珠’,但缺少把珍珠串成项链的红线——整车产业。”

宁波:整车生产线的“鲢鱼效应”

整车产业有多大的威力?不妨举个例子:2003年初,天津投资10亿美元打造了天津丰田整车项目。

  1    2    » 
 
[ 资讯搜索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创始人致辞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聚汽申明 |加入我们 |荣誉资质 |发展历程 | 网站留言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客服电话:0571-81020910 邮箱:info@b2bautoparts.cn 节假日休息:15658103160

Copyright© 2010-2017 Hangzhou Juqi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聚汽网_聚汽观察_汽车后市场 版权 所有 浙ICP备11022915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28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