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据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公司的研究显示,延续2011年的增长态势,今年一季度俄罗斯新轿车的销量同比增长了21%。据普华永道预计,2012年俄产外国汽车的销量可能增长11%。
“2015年,长城对俄罗斯市场的出口计划将达到10万辆。”邢文林称。这也意味着在长城的30万辆出口规划中,俄罗斯市场的比重将提升到三分之一。
海外市场的利润支撑
“保加利亚KD工厂在今年2月正式启用,这是在欧盟国进行KD组装的第一个工厂,也是长城出口欧盟国家的起点。”邢文林告诉记者。“但是,目前仍然处于生产设备调试、员工培训的阶段,所以目前产量只能达到3000辆左右。”
据了解,目前长城汽车的海外KD工已经达到12家,在马来西亚、伊朗、埃及、塞内加尔、菲律宾、埃塞俄比亚、斯里兰卡等国家都已经建立了KD组装厂。
“KD生产能够增强车企的产品体系能力,同时能够推进产品的本地化改进研发,所以对于增加品牌美誉度、提升品牌溢价都有帮助。”全国乘用车联席会副秘书长崔东树告诉记者。
而提升品牌溢价能力,也成为今年长城汽车向高端市场转型与发力的首要课题。“长城的战略还是要专注,把一件事情做好。比如我们的产品能在美国卖5万辆,在澳大利亚卖1万,在俄罗斯再卖两万辆。实际上,那些国际巨头也是这么一个市场、一个市场做起来的。”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曾这样告诉记者。
除了销量累加的因素外,出口利润也成为各大汽车公司发力海外出口的重要因素。
“日本六大车企,在海外市场上,比如新兴市场的汽车销量,仅占其全球销量的26%,但是新兴市场的利润贡献,却占其利润总额的62%。”崔东树分析称,“对于中国汽车企业来说,也是一样的道理。在一些竞争并不充分的市场上,出口利润诱惑明显,产品的溢价空间也比较大。这对于今年在国内市场上受到空间挤压的自主品牌来说,获取利润显得特别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