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注册
第8届西湖峰会展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聚汽黄金眼

付于武: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急功近利”

发布日期:2012-05-04 来源:中国汽车界 浏览次数:3500
中国汽车配件社区网讯:一年进账1.644万亿元人民币,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只比2010年上海GDP(16872.42亿元)略低。这不是金融行业,也不是钢铁行业的收入,而是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在2010年保持持续增长,盈利水平成为全球最高的证明。

中国零部件企业没有话语权

中国汽车界:零部件技术上不去,一味追求规模,对中国自主品牌走向国际肯定会有很大的影响。

付于武:是的。从中国车市现状来看,零部件产业已成为制约自主品牌整车发展的瓶颈。这就印证了“整车是否上得去,关键看零部件”这句老话。汽车零部件是整车业的基础,要想做强自主品牌,首先要做强本土零部件。这个问题不解决,做强汽车业只是一句空话。

而零部件厂家认为,问题的严峻就在于,当下不少本土零部件企业不仅难以跻身主流汽车的配套体系,连有些一线品牌的维修市场也较难进入。这种尴尬已经影响到自主品牌整车的品牌形象。面对严酷的市场竞争,业界认为,关键还是没有坚挺的本土零部件企业作支撑,在行业内话语权有限。

中国汽车界:零部件缺少核心技术,是整体环境造成的吗?

付于武:我们的体制和机制限制了很多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提高,现在中国差什么?差的是核心技术,核心技术怎么解决?靠的是创新人才,而这需要培育和发现,需要宽容的环境鼓励创新,激励创新,宽容失败。

应该鼓励一批有识之士进入零部件企业,这一点非常重要。现在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中,很少有工程师踏踏实实,耐住寂寞来做学问。实际上,技术的问题必须要有懂技术的人来解决,必须有长年的积累,才能渐进式地发展。

另外还要建立一种宽容失败的学术氛围。核心零部件不是一个领域,常常牵扯到一些基础性的东西,所以一定要宽容失败。

中国汽车界:和整车相比,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技术并无明显提升,并购是他们提升技术、走向国际的一条捷径吗?

付于武:相对于中国整车企业发展来讲,中国零部件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中国的零部件企业能够走出去,收购通用旗下的转向业务,是一件好事,应该给予鼓励。

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对于自主品牌汽车的创新和发展至关重要,但是,一直以来,中国自主品牌的零部件企业长期处于滞后状态,无论是自主品牌整车企业还是合资品牌整车企业,都不愿意采用国内的零部件,可信度不高。

对于北京太平洋世纪汽车系统有限公司收购通用旗下的转向业务,这是中国零部件企业走出去的一个契机。从收购开始,掌握核心技术,突破中国自主品牌零部件发展的瓶颈,与整车企业寻得良好的结合点,逐渐做大做强,当然,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需要市场的检验。
 

 

 «    1    2  
 
[ 资讯搜索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创始人致辞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聚汽申明 |加入我们 |荣誉资质 |发展历程 | 网站留言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客服电话:0571-81020910 邮箱:info@b2bautoparts.cn 节假日休息:15658103160

Copyright© 2010-2017 Hangzhou Juqi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聚汽网_聚汽观察_汽车后市场 版权 所有 浙ICP备11022915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28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