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近20年的发展中,中国轮胎工业在技术和研发领域已经有了可喜的进步,子午胎技术已经从20年前单纯的全面引进到目前的以自主研发为主。
2007年华南轮胎公司已经开发出中国自己的跑气保用轮胎和26英寸宽断面高速扁平化轮胎,填补了我国制造高性能汽车轮胎的技术空白。同年,三角集团完成了巨型工程子午胎生产技术与设备的开发。目前,国内轿车子午胎、卡客车子午胎、工程子午胎和农用子午胎生产技术已经实现国产化,并且国产的巨型工程子午胎生产技术也有了突破。
相比中国的子午胎生产技术,印度进入子午胎生产领域较晚。目前,印度还没有自己的工程子午胎。
9.中国橡胶机械设备为中国轮胎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全面保证
前几年中国橡胶机械经历了井喷式发展,国产化设备的品种和质量的全面提升,大大降低了子午胎项目的投资。目前国内橡机企业不仅能提供轮胎生产的全套设备,而且能提供国产的子午线轮胎检测设备。以前在中国建设一个年产30万条的全钢子午胎项目,投资近10亿元,现在国产化设备的配套使投资降低到2亿元,这为更多的轮胎企业上马子午胎项目提供了设备保证。尽管目前有些中国橡机设备的技术稳定性还低于欧美公司,但基本保证了中国轮胎企业的生产,满足了国内的市场需要。
印度橡胶机械设备发展水平比起中国来还相对落后,子午胎生产专用设备主要依靠进口,这为中国橡机企业进入印度市场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最近几年,印度几大轮胎公司纷纷成套采购中国制造的橡机设备,中国制造的设备已经得到了印度当地轮胎企业的广泛认同。目前,中国橡机企业已经开始在印度设立办事处和印度代理公司,为印度轮胎企业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系统。
10.印度轮胎生产更趋于国际化,有利于风险分散
纵观中国的轮胎企业,目前除杭州中策橡胶公司以外,其他国内轮胎公司均未在海外设立轮胎厂。2011年杭州中策率先走出国门,在泰国投资1.75亿英镑新建轮胎厂,计划年产500万条轿车子午胎,预计明年投产。这也是中国轮胎企业在海外设立的第一家轮胎厂。
印度多家轮胎大公司均在海外设有轮胎厂,例如阿波罗、J.K.和Ceat轮胎公司等。
在海外设立轮胎厂的优势包括利用当地的轮胎技术、营销网络以及人才资源来培育公司的品牌文化,并且快速进入当地的轮胎市场,有效分散单一在国内生产轮胎的风险,抵御他国对中国制造的轮胎的反倾销。
11.英语作为印度的官方语言在国际化交流中占有优势
由于历史原因,印度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国家,英语作为官方语言一直是印度对外交流的语言文字,在印度受过正规高中及大学教育的国民都能娴熟的使用英文对外交流,这为印度轮胎工业的国际化提供了很大优势。这种优势不仅体现在其国际化交流的过程中,并且在出口产品时能提供母语化的产品说明书。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已经在大中城市的中小学中普遍开设英语课,但毕竟没有达到全民化的普及和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