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菲尼迪南大区总监付焘表示,无论是限购带来的汽车消费升级,还是基于置换的消费结构变化,都会使得未来国内豪车市场呈现出消费者年轻化、购买需求个性化的趋势。
付焘说,新进入中国豪车市场的品牌,在品牌定位、产品特性等方面,都与技巧性地回避与当前处于强势的德系三大品牌针锋相对。长安标致雪铁龙副总裁蔡建军亦认为,坚持独特和差异化策略是D S能够在中国市场脱颖而出的关键。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捷豹路虎一直在国内推行“中国定制”战略。种种迹象表明,主打个性和差异几乎成为所有二线豪华品牌的一致选择。
一线市场机会更显著?
今年豪华车市场仍然保持30%左右的增长,不过相比德系三大豪华品牌,主打个性化的二线豪华品牌增长更快。
近年来英菲尼迪年销量持续保持超过60%的增速;沃尔沃2011年销量增幅达到55%;最夸张的是捷豹路虎,在整体经济低迷局面下,它上半年仍然保持了100%的增速!
在一线城市,可以看到很多主打个性化和改装车的品牌正在加速布局,比如卡尔森、A C宝马等。
“随着人们消费观念成熟,现在很多消费者在选车时,都不喜欢与别人相同,”卡尔森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希望有点个性化色彩,给这类个性化品牌带来了机会。
相比之下,奥迪、宝马和奔驰进入中国市场多年,市场保有量本来已不小,比如国产奥迪在国内的累计销量已经达到百万辆;一些有着足够消费力的买家,已经不愿意开着跟一些新富同样的汽车。
所以中国豪华车市场潜力仍然很大。宝马集团董事伊恩·罗伯森曾预言:到2014年,中国的豪华车市场将达到200万辆的水平。沃尔沃全球董事长雅各布表示,在中国汽车市场,高档车占比将从5%逐步发展到15%,市场空间足够大。
而二线豪华品牌未来的机会将主要来自豪华车消费相对成熟的一线市场。消费者只有在经历主流豪华品牌消费阶段之后,才会更多地去消费主打个性的二线豪华品牌产品。
类似广州这样城市的限购政策,一线主流豪华品牌将在一段时间内成为主要受益者,但未来二线豪华品牌也将赢得更多机会。
在中国,二线豪车企业的机会在哪儿?有分析认为,为中国消费者定制产品,尝试新技术、新理念,愿意根据中国文化需要打造品牌形象,以此才会拉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