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资讯

夏治冰讲述成长与改变:比亚迪垂直整合是被逼的

发布日期:2011-08-04 来源:网易汽车 浏览次数:598
中国汽车配件社区网讯:夏治冰进入比亚迪,源于王传福设的一个饭局。“我以前,是没有见过民营企业敢到北大招聘的,当然也不能说我们高傲。和王总交流完之后,他专门请我们去吃了一顿大餐,陪我们吃饭,要请我们到企业里面。”

“当时我坐在他的傍边,我感觉到他确实是求贤若渴。”现任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夏治冰,这样向记者描述他与王传福的第一次正式见面。

那年是1998年,夏治冰从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毕业,“当时我们北大毕业的很多同学,要么进了著名的外企,要么进了大型的国企,要么出国留学去了。”

夏认为,他选择比亚迪的原因很单纯:王总的个人魅力打动了我,他自己带队进入北大招聘学生很有魄力。

“一干就是13年”,夏从最基层的员工开始起步,他先后历经会计员、财务科长、财务经理、售后经理、销售副总的历练,最后摇身一变成为销售公司总经理、集团副总裁。

在夏治冰的印象中,让他与比亚迪遭遇成长的烦恼或说是危机,有两件事让他铭刻在心。

2003年,在比亚迪与秦川签完收购协议,他走出谈判室的时候,他自己脱口说了一句,“上帝保佑比亚迪!”当时的背景是,夏治冰并不主张比亚迪进入一个陌生的领域(汽车),当时他认为进入汽车业脱离了比亚迪的核心。

而2010年,在全国许多地区爆发比亚迪经销商退网事件,让夏治冰的压力上升到一个历史最高位,“不顺的时候,抽烟,喝些酒。我也是个凡人,不是神,我尽量会把它忘掉,或者找朋友聊一聊,排解下。”

事件以夏分别对A1、A2、A3、A4网的经销商道歉,而告一段落。他对经销商说,“你们不要怪那些小伙子(区域负责人),要怪就怪我夏治冰,我给你们深深鞠躬,我们的商务政策出了问题由我来负责任。”

自09年开始,比亚迪汽车发展开始陷入疲态,由于“前几年扩张的速度太猛”,并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黑马的标签也逐渐淡去。甚至,于今年7月12日晚,比亚迪发布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比上年同期下降85%~95%。

但可喜的是,延宕三年的比亚迪也终于在今年实现A股上市。
 

夏治冰曾在多个场合,一再表示,“比亚迪不会像以前那么追求快了,现在是时候静下心来做品质、做管理了。”那么静下心来的夏治冰,是如何重新认识“慢下来的比亚迪”的?他在思考什么?他又是如何在比亚迪成长的?

或许,通过近期比亚迪股份公司副总裁、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夏治冰接受记者的独家专访,讲述他由北大毕业生到成为比亚迪副总裁的成长故事,我们搁在心里的一连串疑问,会得到一些答案抑或是启发。

个人成长故事

“有压力的时候,我会抽烟,好了,又戒掉”

记者:比亚迪公司于1995年创立,就当时来讲,还不算是一家很出名很成功的企业。你于98年北大毕业,天之骄子。毕业那年就进了比亚迪,是什么吸引你?

夏治冰:确实,当时我们北大毕业的同学,很多要么进了著名的外企,要么进了大型的国企,要么出国留学去了。

进亚迪,最大的因素,我觉得是,王总的个人魅力打动了我,他自己带队进入北大招聘学生。我以前是没有见过民营企业敢到北大招聘的,当然不能说我们学生高傲。我感觉他,确实是求贤若渴。

招聘,面试交流之后,他还专门请我们去吃了一顿大餐,陪我们吃饭,我当时就坐在他的旁边。

在饭桌上,他给我们讲了很多比亚迪的规划和宏图,我也是备受感染。当然,我是南方人,我也想回到南方工作。

记者:王传福的那一顿饭,最后成功招聘了几个北大学生?

夏治冰:还有两个,现在也是比亚迪IT电子事业部的老总。在饭桌上,我就感觉跟着老板,应该挺有前途的。他说,能够提供最大的成长平台和机会,一个是企业的发展确实需要人才,他也是非常真诚的,态度非常地好。

其实,我们当年北大毕业,也觉得自己挺牛的,但我们当时也是需要一个平台,去做事情。

记者:即使你有北大的光环,听说你在比亚迪也是从基层做起?先后历经会计员、财务科长、财务经理、售后经理、销售副总、销售总经理。 一步步走来,你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夏治冰:最大的感触就是坚持。因为在这过程中,会有碰到自己过不去弯的时候,或者企业过不去弯的时候,或者你的团队过不去弯的时候,这个时候,需要坚持。在顺的时候,我会提醒自己要清醒,在不顺的时候,我会提醒自己,这些很快都会过去的。

“比亚迪是允许犯错误,鼓励成长的”

记者:比亚迪很少从外部挖大腕空降公司,很多高管都是从基层员工培养成起来的,为什么?

夏治冰:汽车产业是一个人才聚合的产业,人才的数量需求很高。去年比亚迪招聘了6000名本/专科毕业生,这些新人进来以后,比亚迪提供给他们的是更多机会的平台。很多工厂的厂长可能就是毕业三到五年的毕业生。

包括我(夏治冰)也是,毕业以后一直在比亚迪工作。我是从财务算账、贴报销单开始干,成长到今天。这个过程中犯过无数的错误,公司也因此付出了无数的成本,但比亚迪观点是提供平台,允许犯错误,鼓励成长。

记者:你在北大本科主修财会会计,随着你在比亚迪的成长,你在比亚迪扮演的角色慢慢偏离了你的专业。你变成职业经理人,要全面掌控比亚迪的很多事务。在这样的角色转换中,你感受最大的不同是什么?你是怎么适应下来的?

夏治冰:最大的不同是沟通能力的提高,之前是跟数字打交道,跟账本打交道,把那个算准了就完事了。做销售之后,你要让别人了解你,了解你的产品,了解你的企业,这样你才有可能团结周围的人,去赢得更多的消费者。

以前,一见人多,我自己讲话就脸红,现在就不会了,实际上,我自己在这方面变化还是很大的。为了培养自己的沟通能力,我甚至去请老师给我讲课。现在,可以说,我已经由一个内向的,不善言辞的人变成了现在愿意跟大家沟通的人。

心里更开放,也愿意去表达。

记者:翻阅国内车企高层的简历,很多都具有财会背景,比如广汽乘用车的总经理吴松。以你的经验来看,为什么具有财会经验的人,特别受企业青睐?

夏治冰:可能是这一群人,对数字特别敏感。这个行业,还是需要去持续经营的。包括对成本,或者说对费用的意识,他们都会有一种特别敏感的思维,但我想,这并不一定是最重要的因素,但有这样背景的人可能更容易把控全局。

“王总不会跟我谈销售的事,我们之间分得很开”

记者:在遭遇重大挫折的时候,你怎么去解压?

夏治冰:有压力的时候,我会抽烟,好了,又戒掉。不好的时候,又抽。我也是个凡人,不是神,我尽量会把它忘掉,或者找朋友聊一聊,排解下。

记者:王总(王传福)经常会跟你聊天吗?帮你减压吗?

夏治冰:不会,而且王总一般不会跟我谈销售的事情,他只谈专注于他的技术,我们之间分得很开。

记者:外界传闻,当时对于没有任何造车经验的比亚迪来讲,你们老板为了让工程师熟悉一些品牌车型的构造,实施的是拆车战术?是真的吗?

夏治冰:是的,有些年轻的工程师,还不会开车就被招进来了。王总买最好的产品让他拆,他不敢拆,老板自己拿钥匙上去划一下,说“这个车已经报废了,你们赶紧给我拆。”拆完了之后再让他们装回去,装回去以后看谁装了以后剩的零部件最少,就通过这样的方法让大家去摸索,去学习。

记者:现在还拆吗?

夏治冰:现在很少了,因为我们的工程师队伍成长起来了。

掌舵企业故事

“我们在思考,比亚迪新的增长点在哪里?”

记者:现在比亚迪的脚步比早几年慢了很多,也曾出现过一些障碍。慢下来的比亚迪,在思考什么?

夏治冰:第一,我们在思考,比亚迪新的增长点在哪里?比如,从市场的角度上去看的话,从市场的空白填补型,转向市场经营性。

空白填补型就是,原来你没有这个市场,通过建渠道去覆盖这个市场。现在的市场经营性,你不单把空白填上,你还要把它的服务,把它的营销理念再提升,可以说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第二,我们也在思考,行业新的增长点。可能汽车销售会越来越受到限号、限牌的影响,新的增长点,比如说电动车方面,都在做这种蓄力。从市场层面,从行业层面,我们都在做思考。

“好的企业,不仅只是在外面,只让老外赚钱”

记者:比亚迪为什么要回归A股?

夏治冰:一个是把这个资本市场和经营市场结合。中国有1.2亿股民,起码宣传这块,我就占了很大的优势,我觉得中国的股民相对消费能力也更强点。

第二个也是解决,这个融资资金的问题。

第三个,这也是对中国消费者的回馈,赋予消费者更多的投资机会。好的企业,不能只是在外面,只让老外赚钱。
 

记者:有人说中国汽车业目前有三种模式,一是合资模式、二是自主模式,三是比亚迪模式。你认为高度整合和垂直化,是比亚迪最大的优势吗?曾有评论说,除了玻璃之外,比亚迪汽车每个零件几乎都是比亚迪自己制造的,甚至连制造设备都可以自己打造。

夏治冰:这个是比亚迪的一个优势,但这个优势是基于比亚迪在跨界之后,形成的一个整合创新。比如讲,我们又懂电子,又懂微电子,又懂整车,它就可以集合起来,打造出更有特色的产品。但比亚迪也不是绝对的垂直整合,同时也是一个开放的企业,比如说我们的车型还是会用到博世、江森等关键汽车技术。

如果要说一个数字比例的话,一辆车大概90%都是用比亚迪自己的东西去实现的,还有10%在用全球的供应商来配备,但我们用的供应商都是最顶级的。

“垂直整合是被逼的,也是自愿的”

记者:比亚迪为什么要高度垂直整合,为什么要自己做汽车产业链?

夏治冰:这是被逼的,也是自愿的。因为最早比亚迪进入汽车产业的时候,大家当时都想,你们是一个做电池的,电池才几个零部件,电池跟汽车的体积都不可同日而语,根本没有人相信比亚迪从电池领域进入汽车领域能够生存下去。

所以最早的时候我们想去买更好的供应商配套,但国内的这种配套商都不是独立的,比如日系有日系的这种专供的产业链,韩系有韩系专供的产业链,美系和德系也有它们专供的产业链,它有产能的时候会给你自主品牌做一下,没有(产能)的时候你就得靠边等着。

第二,它们的价格也非常的高。第三,在研发上跟你整车的配合的效率不高。基于这些观点,我们十分注重零部件的整合。现在,比亚迪做汽车有一百一十多个工厂在背后支撑,从最底层的模具工厂,到电子零部件的工厂。

“我们坚信汽车的未来是动力电动化”

记者:比亚迪的F3卖得很好,在传统汽车领域开了个好头,为什么还要大力发展商业环境不成熟的电动车?

夏治冰:想要立足,有长远的发展,必须有长远的思考和战略。比亚迪认为汽车产业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就是汽车动力的电动化,这也是比亚迪提出双电化的战略的原因。

比亚迪进入汽车行业最大的激情,也是来源于电动车。现在,全球面临的是能源、环境的挑战,这是汽车产业在动力发展上的一个契机。这也是比亚迪进入汽车产业最早的一个冲动,也是手上唯一的一个砝码。

比亚迪2003年收购秦川汽车,当时公司上上下下没有一个人懂汽车,包括王传福老板和我(夏治冰),和整体团队。我们是收购完了之后才开始去买汽车的书, 买汽车的维修基本知识,和汽车的基本入门的方面的书,一人买了一大摞,开始在那里啃,在那里学。当时也是非常担心。

但为什么有勇气和胆气进来?因为我们觉得有一个最大的砝码,就是我们在电池行业多年大规模制造的经验的积累,包括品质上的认识和控制的手段、方法。除此之外,就是我们坚信汽车的未来是动力电动化。

记者:电池技术被认为是比亚迪进军新能源的最有力的武器。而在汽车界,比亚迪最能令人记住,或者被人津津乐道也是新能源汽车及技术。但目前,我们还没有看到你们有实际性的爆发,或者说没有达到商业化,为什么?

夏治冰:比亚迪的新能源,其实现在已经是商业化的模式了,你可以去到店里买到我们的F3DM。虽然现在还是一个起步的阶段,但我想,未来几年将会快速得增长,应该每年电动车都会翻番增长。一个是基数小,一个是我们对它开始慢慢地去发力。我不知道,多少年之后才能真正实现大规模商业化,但我们看好。

人物简介:
 

夏治冰,1974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居留权。199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主修财务会计,获学士学位;当年加入比亚迪实业(今称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历任财务经理、销售服务部经理、国内汽车销售事业部副总经理等职务,现任公司副总裁及国内汽车销售事业部总经理。

1998年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毕业经济学士学位

1999年比亚迪公司财务部经理

2001年比亚迪公司成本部经理

2003年比亚迪汽车售后服务部经理

2004年清华大学汽车营销EMBA毕业

2004年比亚迪汽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

2005年比亚迪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

 
[ 资讯搜索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创始人致辞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聚汽申明 |加入我们 |荣誉资质 |发展历程 | 网站留言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客服电话:0571-81020910 邮箱:info@b2bautoparts.cn 节假日休息:15658103160

Copyright© 2010-2017 Hangzhou Juqi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聚汽网_聚汽观察_汽车后市场 版权 所有 浙ICP备11022915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28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