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市场经过连续多年的爆发式增长,现在回归理性进入调整期当属正常现象。罗百辉认为未来几年汽车市场发展速度虽然放缓,但这并不表示国内车市进入了下行通道,而是一种回归常态,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2011年中国汽车产销大约同比增长2.45%,产销增速为13年来最低,至此中国车市进入平稳理性增长阶段。预计2012年我国通胀形势将较为温和,高通胀以及紧缩性调控这一压制汽车行业的根本性制约力量已趋于衰减,2012年汽车行业所处的宏观环境预计将远好于去年,2011-2012年将是中国汽车市场迎来新增产能投放的高峰期。因此,2012年的中国车市将好于2011年,虽然增长率与前几年高速增长期相比有较大回落,但中国作为全球第一汽车产销大国,其发展对于紧固件行业的带动效应仍然十分显著。基于当前汽车高端紧固件仍无法满足汽车行业需求以及由于汽车零部件的"全球化"采购和跨国公司的"本地化"策略,汽车紧固件将有巨大的维修和新装汽车市场需求。为此,罗百辉认为今后五年必将是汽车紧固件的高速发展期,也必将为紧固件行业拓展市场带来可以期待的光明前景。
行业自身发展的特点
近几年来,本行业自身发展基本上呈现专业化、集群化、集团化的发展趋势。
(1)就专业化来讲,由于紧固件产品量大、面广、品种繁多,较适宜采用专业化生产、社会化协作的发展模式。产品可以通过专业化大批量生产,不仅能够达到做大、做强、做精、节约材料、降低消耗、提高质量以及提高效率的目的,而且产品越专,市场越宽。
(2)就集群化来讲,最近几年内中国紧固件企业已经出现了从生产经营成本较高的沿海发达地区向生产经营成本较低的内地集群转移的趋势,这样既符合产业梯度转移的客观经济规律,而且却能降低项目的建设成本、劳动力资源紧缺和生产经营物流运输成本以及解决电力短缺、环保等一系列问题。
(3)就集团化来讲,基于国际跨国公司和国内主机和整车企业全球化、集团化营运和开发新产品所采用的模式日趋成熟,零库存管理、标准化生产,要求紧固件等零配件生产供应商按其生产节奏和需求进行集成配套、集成化供货,实施"直送工位"的JIT(及时供货)配送。因此,紧固件等零配件生产供应企业为主机和整车企业建立以规模、品牌、信誉、技术和物流配送以及资金和资本为纽带的战略伙伴关系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