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合肥新基地的建设,不少媒体曾撰文称,这一项目原本已由长安集团和景德镇政府达成框架协议,将继续建在昌河汽车总部景德镇,但合肥市以更优惠的条件让长安改变了主意。又有媒体透露,早在长安收编昌河汽车之前的2006年,昌河的生产资质已经被前东家中航集团转移到合肥昌河,景德镇方面仅保留合资公司昌河铃木的资质,这也在另一个层面上使合肥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上述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同样是昌河汽车的全资子公司,另一个生产基地——九江昌河的人事是由昌河任命的,而合肥昌河人事则由长安任命。“按正常应该都是昌河任命,长安来了把合肥的任命拿去,直接分管。”
昌河汽车目前共有3个生产基地,分别是景德镇、九江和合肥。虽然景德镇是总部所在地,但是一直有消息称昌河总部将搬迁,甚至有消息称景德镇和九江基地将并入合肥基地。外界认为,这些消息无疑刺激了景德镇总部老昌河人敏感的神经,来自合肥昌河的打人者沈明均之所以肆无忌惮,也从侧面反映了景德镇总部地位的下降。
整合路漫漫
在沈明均打人之前,长安集团董事长徐留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中国要成为汽车强国,没有整合是不行的,长安要想成为世界一流企业,不过整合关也是不行的。与国际上大的整合并购不同,中国还未到成熟市场阶段,并不能照搬国外经验,必须自己摸索,这个过程中遇到一些波折、付出一些代价难以避免”。
“掌掴门”之后,有业内观察家对记者称,此次事件表明,长安、昌河的整合还远未彻底完成,从徐留平的话语中不难看出,他对整合当中出现困难有心理准备,但对昌河的进一步整合必须快速又审慎的推进,耽误一天就可能滋生新的矛盾。
外界认为,沈明均打人又发表不当言辞,他是否能在合肥昌河继续履职已经是个疑问,如果将合肥昌河的总经理也换成老昌河人,尽管解决了人事冲突,但合肥基地是否能继续有效贯彻来自长安的指令又可能成为新问题。
1月份发生的昌河停工事件之后,徐留平对媒体表示,兼并重组,“比较难的是软的东西整合,像采购可以弄到一个平台去干,但企业文化和管理体系的整合要难得多”。对于这种说法,前述业内观察家表示,长安合并之初提出的整合完成时间是3年,今年已经是第3个年头,短期内建立一个统一和谐的文化谈何容易。
他进一步对记者称,文化整合固然需要,利益均衡安排也必不可少。“掌掴门”事件表明,在合肥昌河与景德镇总部之间或许存在某种利益上的冲突,解决这种冲突对徐留平来说也许更紧迫也更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