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我问魏总一个简单的问题,最近包括国内一些自主企业都在强力引进国际的知名设计大师来加盟设计团队和研发团队,以利于带动自主品牌的高端化发展,长城在这方面是如何考虑的?
魏建军:设计大师呢,并没有什么错误,但是设计大师,设计的东西挺好,落实不好。我们相信,设计大师也很尊重艺术的创意,但是看我们现在真的没有跟国外搞过什么外形设计,有些也参与,但是有时可能会看不上。
跟国外的公司在研发上也有合作,谈了好长时间,也觉得合作没有什么,后来觉得还是自己干,但是从理念上、趋势上、时尚性上、艺术上,包括车的造型舒适不舒适,是不是很完整,我们对这种理解是有差距的。
因此应该说,现在就是加速学习,我们现在除了刚才说到的人才,包括研发体系的再优化,组织机构的重新整合,新的管理机制,也都在做大量的工作,应该说,以目前的情况我们的设定的目标也不能谈的太大,如果说我们马上要赶上日本车,这是不太实际的,要赶上美国车,你们把美国车的质量卖中国的价值,这是老百姓满意的。实际上,现在就是卖产品,没卖品牌。
212亿投资基地与研发
记者:长城有规划2万亩,包括生活区和工业区的产业项目,据说这个项目投资162亿,长城会不会有资金压力?另外一个是说规划的产能会不会担心市场变化放空或者用不上?
魏建军:这个设计算是有些创意,也算是节约用地的体现,其中里面拥有30多种特殊路面性能试验场,设计应该说比较独特,节约土地成本。
我们把未来的交通和主动安全都设计到这个试验场里,以后我们的设施都可以在试验场里进行。我们的投资是分期投资,不是一下子就投资到162亿,分期投资是实事求是的做法,在经营上,我们的经营以绩效为导向,实际一点就是赚钱为导向,就是赚了钱再投资。但除保定与天津外,不准备在国内再去扩大。再出去的话我们就可能去了俄罗斯,东盟、或者再建工厂去国外,不在中国再继续建。
刚才我们所说的产能也在提升,产能不是问题,有问题的就是研发,现在我们的研发投资50亿,现在已经在建设。在研发设施上,长城和其他企业走的路有很多差异,一般我们思考问题的时候,基本上实事求是地去思考,不去搞那种很盲目的、未来有可能不适应的一些行为,在长城体现的不是很多,比如我们刚才看到的,比如我们企业讲的要打造的安居乐业的计划,所以第一期就是一千亩,一千亩是一个小区,实际上是一个大区了,成本很低,这样我们的工人、优先于技术人员,在我们新区房价就很低了,也就是说一般工人在这干五、六年的话有六、七十平米的房,社区设备又很完备,花不了20万就可以买一套房子。
在资金方面我们要保持盈利能力,还有一个是融资平台很宽,长城公司银行的授信额度很大,发债券,有很多方法来融资,资金是逐步投入的,所以说我们没有太大的资金压力,产能是逐步增加的。产能没有太大的放空。现在老的工厂逐步也会减少,逐步改成零部件,或者是整合它。
记者:我们注意到最近自主品牌在国际市场上遭遇到很大的阻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产品研发投入的相对不足,再一个就是品牌积淀的时间过短。但是我们注意到最近长城提出了一个技术资源的过剩投入策略,主要表现在今后要再增加50亿的投入,然后到2015年的专业技术人员要过万,我们想魏总谈一下过剩投入策略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