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商务部的消息也证实了这一点,2012新年伊始,商务部就接连发布了“促进汽车流动业”指导意见,该“意见”的目标是,力争到“十二五”(2011-2015年)末,中国汽车流通网络进一步完善,形成一批汽车、二手车、配件流通和报废汽车回收拆解骨干企业,汽车零售百强企业营业额占行业总量的比重超过30%。与这份指导意见一起面世的还有一份商务部的预测数字,商务部称,中国汽车销量和保有量将持续增长,预计2015年时二手车交易量将超过1000万辆,年均增长15%左右,并比“十一五”末(2010年)翻一番。
一些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也说明了这种预测是可信的。据业内人士介绍,在一个国家的汽车发展史上,都会经历一段新车快速增长的历史,但是这种快速增长的状态并非是成熟的车市,而更像是一个必须经历的过程。而结果,往往是二手车市场的繁荣。据不完全统计,在一些车市成熟的发达国家,二手车的交易规模一般是新车销量的1.5倍到3倍,而到目前为止,我国二手车市场远远未能达到这样的数值,这也意味着我国二手车市场发展空间巨大。尤其是当前的状态下,新车销售的增幅急速放缓,也预示着一个越来越成熟的车市的出现。
为了更好的应对这种状况,国税局也发布了新的车辆购置税徵收管理办法,明确从2012年1月1日起,取消车辆购置税过户、转籍、变更业务,并大大缩小了实地验车的范围。同时,各地方政府和财政还将加强农村汽车流通网络建设,积极培育二手车市场,促进老旧汽车报废更新,加快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业发展。最愿意看到这种欣欣向荣局面的,无疑就是中国的汽配企业了,不论是更换零配件,还是翻新,又或者是拆除和制造,都将是极大的市场。但是对于中国的汽配企业,又将如何面对这幅繁荣的“春天景象”?
奥迪成配件企业的模范
早在2009年,奥迪就已经正式发布了“品鉴二手车品牌战略”,不仅仅率先抢占了零配件的生产、销售的先机,而且还成功的打造了一套覆盖全国的完善的二手车服务体系。另外,奥迪还为车主们提供了全球标准的专业检测、维修和测试体系,对每一辆二手车和需要替换的零部件进行了超过100项的专业测试。这种专业而主动的做法,不仅仅使奥迪的销售量大增,据统计,在2011年的前十个月,奥迪在中国的销量超过了25万量,单单是零配件的销售额也超过了100%。
加拿大外交官戈登对此评论说:“奥迪在零配件上的成功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诚信。”事实也确实如此,即将大量走进车市的二手车正在转变着消费者的购车观念和方式、这无疑会增加4S店和零配件企业的销量和利润等方面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正因为如此,目前,汽车品牌纷纷开始深耕品牌二手车业务。但是几乎所有的汽车品牌或者是零配件企业,都不约而同地都将“诚信”作为自身品牌理念的核心要素来对待,因为这才是对用户最大的吸引力所在。但要真正做到“诚信”二字其实并不简单,因为这需要专业的人员、专业的设备和专业的流程来保证。
同样以奥迪为例,专业的人员不仅仅增加了消费者的信心,同时也为后续的交易提供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