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份,中国领先的汽车配件垂直电商平台中驰商城加快了向全国覆盖的步伐。6
回顾篇:
1988年至1992年期间,张后启在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攻读博士研究生,与生俱来的跨界基因,让张后启毕业后竟然没有从事自己的工程专业,而是去了财政部下属的一家事业单位——中华财务会计咨询公司。当时,张后启既不懂数据库和软件开发,对会计也一窍不通。但是他自信自己的学习能力,有机会扩展自己的知识结构,并且有机会独挡一面,负责领导一个大型世界银行援助项目——中国港口成本管理系统。此外,该项目还要求与比利时一家港口管理咨询公司共同合作,与“老外”一起用英文工作,有机会实践与提升一下自己的英文。于是张后启动了心,从一离开学校就开始“跨界”工作。
世界银行援华项目的实施过程,张后启不仅自学了数据库与软件系统开发知识,而且也自学掌握了会计与财务管理知识,英文沟通与文字表达能力更是大幅提升。此外,更大收获是他在工作期间同时考上了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的博士研究生,学习与工作有机结合,并用两年多时间就获得了经济学博士学位。
世界银行项目在试点的四大港口完成系统实施工作后,亚洲开发银行再次提供援助资金帮助将这套港口成本管理系统向另外三家中国港口进行推广应用。项目期间,张后启领导的技术开发团队成功地开发出中国第一套Windows版的财务与成本管理软件产品——“华正财务软件”,该软件产品在当时不仅比市场上热卖的“财务软件”产品技术平台先进(当时市场上产品全部是DOS平台产品),而且其系统设计架构与功能更是遥遥领先。但是他发现这样优秀的系统却难以在全社会推广应用,这不仅仅因为他当时年轻,不懂得如何进行市场营销,而是让张后启发现,先进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应用不是用计算机模拟手工业务流程,而需要充分发挥信息化管理特点,对原有手工业务流程进行重新设计与变革,否则只能导致企业陷入“IT黑洞”!这为他后来创办汉普管理咨询公司埋下了思想的种子。
世行与亚行项目结束后,张后启于1995年转到财政部计算中心工作,帮助全国财政系统建立更大型的管理系统——财政预决算管理系统。在这个更大型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过程中,张后启更进一步地体会到,大型管理系统的应用需要管理变革,包括流程重组与组织结构调整。特别是在当时中国经济正在向市场化转型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在面向未来的市场化竞争更是需要信息化与管理变革。中国市场转型与企业变革需求蕴藏着咨询业的兴起与巨大的商业机会。于是在1997年10月,张后启从财政部辞职“下海”,他以3万元资金投资、一间20平米的办公室开始了他的第一次创业。迈出了自己规划职业发展、积累核心竞争力的第一步。
做汉普咨询时,张后启是个十足的空中飞人,不停地从一座城市飞到另一座城市,每一单生意都很辛苦。尽管如此他却能将汉普做成了惟一能够与五大国际咨询公司竞争的中国咨询公司,年收入过亿元,平均年增长率超过300%。
十五年前的媒体是这样评价张后启的:张后启博士在应用软件开发与应用、战略与管理咨询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作为中国现代管理咨询最早的实践者之一,国内著名的汉普管理咨询公司的创始人。他敏锐地发现了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必将会引发管理理论的创新,为此,他提出了iConsulting的现代管理咨询业发展思路,创建了一套关于现代管理咨询的理论及实施理念,将先进的信息技术与经典的管理理论相结合,帮助企业实现业务模式重组、流程重组和基于全程供应链的管理革命。
2002年,汉普咨询被联想集团收购后,张后启博士转身担任联想集团副总裁,负责联想企划系统。于2004年成功地策划和发动联想业务模式变革,使得联想PC销量三倍速于市场增长,市场份额、营业额和利润均创出历史新高。在联想收购IBM PC业务后,曾担任全球战略与整合变革副总裁,亚太区战略与运营副总裁,全球消费集团战略与运营副总裁。在任期6年里均带领所在业务团队取得骄人业绩。
转折篇:
经历了跌宕起伏的人生,张后启博士并没有在联想坚持到退休。“做汉普让我懂得了怎么做品牌和营销,但汉普做大后,我又不懂怎么管理了;而联想的经历,让我懂得了怎么管理一家上规模的企业。如今,我已进入不惑之年,从现在到退休,生活方面已不需要担忧。但自己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希望这辈子能创立一家上市公司。互联网与电子商务还没有真正开始,还有很多创业机会,就这样我又选择离开联想,再次启程创业”。
他非常清楚,建立垂直行业的全程电子商务还没有开始,这将是未来电子商务领域更大的机会。在联想工作期间,他去美国、欧洲考察时发现,在成熟市场国家,每一个行业都建立了连锁化经营模式,在商品流通领域,整个美国也就几百家连锁,每个行业最多3~5家,这是西方发达国家历时几十年时间,在资本市场的支持下,完成了对流通领域的整合,并进而推动上游制造业的整合,让制造业实现规模化发展。而在中国的商品流通领域,除了家电、电子、电脑数码行业,目前绝大多数行业仍以分销模式为主导,市场竞争混乱无序,产品制造商分散且数量众多,不能形成经济规模,因此,也就没有经济实力投入技术创新。虽然,我国GDP规模已名列全球第二,但就行业竞争力而言,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
随着互联网技术与应用的迅猛发展,电子商务正以“网上商城”的优势取代“实体店面”的货架销售,“电商模式”正在颠覆传统“连锁模式”。每一个垂直行业都应建立一个主导的“垂直电商平台”或者更准确地说是行业公共“供应链云平台”,从而推动行业整合。过去每个行业可以允许3~5家连锁企业存在,而基于IT行业7/2/1法则:即行业第一占有市场70%份额,行业第二会取得市场20%份额,而行业第三、四、五加在一起会占有市场10%份额。这意味着电商推动行业整合的力度要比连锁推动行业整合的力度更大,不仅如此,连锁推动行业整合需要30~50年,但电商推动行业整合一般只需要8~10年。如果中国抓住这次互联网革命的时机,就有可能通过技术革命快速推动行业整合,实现中国经济的弯道超车与跨越式发展。
随着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千万,中国车市就像扭紧的发条似的散发着澎湃动力,2012年就我国车市产销突破了2000万,截止2013年底,中国车市保有量达到1.37亿,依据中国13亿人口的庞大消费群体,中国车市将无疑成为世界第一消费国家,这么大的市场,相应汽车后市场产值将成为万亿市场。这些机会,云集了很多原不从事汽车后市场服务的精英纷纷跨界进入,而这些早在2010年,张后启就看在眼里。
首先:着手于研究,尽管现实中的汽配市场由于门槛低,现阶段仍存在“脏、乱、差”现象,但中国汽车配件市场一定需要一个“多”、“快”、“好”、“省”、“准”、的模式和服务原则,从而一年前,以张后启创立的中驰电商便隐隐约约浮出水面。
“多”,为汽车修理厂用户提供一站式综合购物平台。
“快”,自建和合作式物流实现极速配送服务。
“好”,坚持原厂件及品牌件的正品行货,保证商品品质。
“省”,依靠缩减中间流通环节,低成本和高效率实现优惠低价。
“准”,依据汽车大数据及中驰电商平台查询配件,一步到位。
其次:垂直性电商要点在于专业。行业性产品,专注的客户群与公共供应链服务平台。这一点完全不同与水平电商,它是集每一行业中少量最标准化的“快消品”,面向家庭最终消费者,以及通过网上商城营销将快消品带给每个家庭。
同时:中驰还有一个杀手锏,就是走开放路线。除了平台架构(如WEB架构)开放外,其合作模式更要开放,如数据API充分开放,业务资源合作整合,这就是一种所谓的跨界合作模式。
并且:也有一些人谈到电商的支付。张后启讲道,垂直电商中的B2B支付完全不同于水平电商B2C支付,需要有很多原创性创新才能最终解决企业采购时的网上支付与结算问题,此外还需要有供应链金融的支撑。
现实篇:
2014年6月份,中国领先的汽车配件垂直电商平台中驰商城加快了向全国覆盖的步伐。6月8日,中驰北京年会在北京四川五粮液龙爪树宾馆隆重举行。大会首先由中驰车福电商平台(www.autozi.com)创始人张后启博士作“互联网推动行业整合”的开幕演讲,同时宣布北京中驰公司的成立,标志着中驰电商平台拉开了走向全国的帷幕,平台将在未来的三个月时间里完成对全国25个省市区域的业务覆盖。
此次中驰汽配北京年会邀请了来自政府和行业协会领导以及全国各地供应商、中驰25家分公司负责人和216家供应商参加会议。参加会议的政府机构与行业组织有:交通部道路运输司、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车险处,交通部信息中心,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和北京汽车维修行业协会。本次中驰北京年会还邀请到了国内三大保险公司人保、平保与太保的车险理赔业务负责人参会研讨。同时,来自国外的“舍弗勒”、“TRW(天合)”、“盖茨”、“飞利浦”等供应商,来自台湾的“东阳”、“帝宝”、“TYC”、“光洋”、“长亨”等品牌供应商以及来自国内的“萨克斯”、“声佳”、“骆氏”、“湘火炬”、“铁狼”、“YOP”、“赛歌”、“冠盛”等两百多家主流汽配厂商负责人也悉数到场。大会分为上下两个篇章,上篇为:中驰电商模式全国复制拉开帷幕暨北京中驰开业典礼、由中驰车福电子商务(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丁丁主持;下篇为互联网推动传统制造业商业模式转型,由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维修配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魏同伟先生主持。会上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副秘书长维修配件工作委员会主任王逢铃先生为大会作了精彩致词,并充份肯定了中驰汽配垂直电商平台在利用电子商务手段探索汽配行业整合的方向与积极努力,并在未来中驰的发展过程中协会将会给予大力支持。北京汽车维修行业协会秘书长许中莲女士,也对中驰汽配电商平台的推出,为广大汽修企业提供“一站式”供应是一件大好事,并会为汽修行业整合,走向品牌化与连锁化经营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会上交通部还就“配件可追溯项目”的推进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以及中驰在项目中承担的角色与任务。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理赔报价中心张晓明主任详细讲解了保险理赔与维修配送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保财险未来与中驰的合作方式。会上张后启博士还专门针对供应商厂商做了第二场题为“电子商务助力制造业转向大规模定制模式”的主题演讲,各位嘉宾的精彩的演讲博得了现场阵阵掌声。
据悉中驰汽配( www.autozi.com)是在收购原“山东优配”业务基础上成立的一家专注汽车维修配件的垂直电商平台。中驰创业团队在投入上亿资金和历时四年的艰苦创业,终于建成了汽配行业业务最具专业化、模式最具先进性,并已经取得行业领先地位的垂直电商平台。
中驰汽配电商平台模式在河南市场成功完成了试点运行之后,今年将通过与各区域实
中驰汽配电商平台是在配件厂商、汽车服务终端与车主之间建立的行业公共“供应链云平台”,这是一个借助互联网云计算技术打造的短链高效和低成本的供应链平台,这是一个基于全行业产品目录的“网上商城平台”、覆盖全国的“仓储物流平台”、供应商基于库存可视化的“VMI平台”以及供应商基于销售可视化的“网络营销平台”。
可以说时下大众追捧的B2C“水平电商”模式,实际上只是一个基于网上商城面向家庭最终消费者提供快速消费品的营销平台,它虽然改变了人们的购物习惯,实现了商品价格的透明化与人们采购商品的便利性,但“水平电商”并没有推动实体产业整合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驰汽配则是一个“垂直电商”平台,它不仅是一个基于行业产品目录的“网上商城营销平台”,而更重要的是其背后贯穿整个产业链的全程“供应链云平台”。它不仅极大地提升一个产业的供应链效率,而且可以通过上游供应商选择(每个单品供应只有3~5家供应商可以进入商城目录)以及下游客户服务终端的认证(即会员制)方式,快速推动上游产品制造商的整合,实现制造业的规模化发展,同时也推动下游终端客户服务业的连锁化与品牌化发展,实现服务规范化、价格透明与合理化。此外,通过产业公共“供应链云平台”的建立与运营,可以实现从产品制造商到服务终端或最终客户的直接对接,清除了供应链中多层级、无序竞争的各种中间环节。因此,只有基于产业的“垂直电商平台”及其背后的公共“供应链云平台”,才能让互联网回归实体经济,通过重塑产业供应链结构与传统企业商业模式,推动实体产业整合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从而打造一个产业的全球竞争力。
中驰汽配电商平台的全国拓展,将意味着互联网开始全面推进中国汽车后市场的强力
中驰开业之际,中驰同时召开全国200家横向件供应商大会、全国25家区域中驰核心团队的战略研讨会,并为下一步全国500家全车件供应商的合作进行筹备。整合资源、合作共赢,张后启宣称中驰不是“跨界抢劫”,而是“跨界合作”!中驰不是“彻底颠覆”,而是选择有互联网思维,敢于创新,有合作精神的行业朋友们,肩负起提升中国产业竞争力的历史责任,共同推动中国汽配产业的整合与转型升级,共同书写中国汽车后市场发展的新篇章。
延伸阅读:
忙碌中的张后启,喜欢与人坦诚交谈,讲解中驰车福电商平台是“网上商城平台”+“汽车数据平台”+“中驰供应链云端服务”的线上线下的供应链结合模式,并且现在中驰涵盖了国内主流40个品牌类车,600万条数据这是现在一些电商无法比拟的;由于减少中间环节,价格可以降到现在保险理赔成本的25%以下,这有足够的优势。另外垂直电商与水平电商构成的三要素也不同,水平电商构成的三要素是“网上商城营销平台”+“快销类产品”+“家庭消费者”;而垂直电商构成的三要素是“价值链”+“生产资料”+“汽车服务商”;其中价值链是一种共享合作机制,不是所谓的单一低价;生产资料不再是快速消费品,而是汽车类所有维修部件;汽车服务商是因为汽车部件是技术件不能完全到达车主,是要有汽车修理厂来完成服务。大家都有关注到新旧模式的对立,从苏宁电器到京东;从诺基亚到小米可以看到企业要发展不仅要有产品技术创新,更要结合商业模式的创新。中驰不是“跨界抢劫”,而是“跨界合作”;中驰是一个开放性的平台,是可以共同合作的,共同打造成一个垂直性的电商平台模式。
在中驰开业大会上,主办方邀请了三家供应商代表分别是舍弗勒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汽车售后业务部总监顾钧、光洋化学应用材料科技(昆山)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陆龙生、佛山市铁狼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少华做了相应分享。顾钧分享中谈到他个人还担任AASA中国分会CAF副主席职务,在相应交流中也谈到联合联盟发展的重要意义,对于张后启博士4年来创立中驰的艰辛,本人十分关注及支持,并结合今年纪念诺曼底登陆70周年,预祝中驰成功。陆龙生在谈到与中驰电商的合作一定能成功。郑少华结合近期谈到企业家在发展中的三个不同阶段,不仅创新,改变,更要结合有效资源,在有价值的合作平台让企业得到持续稳定地增长,铁狼愿与中驰共同成长。
闲暇时的张后启,打打高尔夫球、看看书,偶尔在家里的跑步机上跑跑步。但是他的心里,却想着再用3-5年时间、将中驰车福打造成一家上千亿规模国际化企业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