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注册
第8届西湖峰会展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资讯

7年16场战役:中国轮胎业反贸易摩擦之路

发布日期:2011-11-21 来源:新浪汽车 浏览次数:4002
中国汽车配件社区网讯:7年16场战役:中国轮胎业反贸易摩擦之路
      在2009年发动乘用轮胎特保案、工程轮胎反倾销案之后,时隔两年,美国或将再次举起贸易救济大棒,指向中国轮胎业的另一拳头产品:卡客车轮胎。

      11月16日,中国橡胶(25915,90.00,0.35%)工业协会轮胎分会的一位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业内确有此传闻,“我们正在进行沟通,但目前还没有发生。”

据记者从可靠消息源获悉,不久前,中国橡胶协会已召集卡客车轮胎的相关生产企业举行通气会,探讨来自美国的新一轮贸易纠纷,以及企业应对之策。

“国外贸易保护主义情绪蔓延,中国轮胎出口将面临更严峻的考验。”中橡协常务副会长、秘书长邓雅俐在11月8日的一次行业会议上如此表示。

事实上,中国轮胎行业在过去7年里已经承受了来自8个国家的16场反倾销、反补贴和特保案调查。

尤其是今年9月,面对中国商务部的起诉,WTO第二次在日内瓦判定,美国对中国输美乘用轮胎征收惩罚性关税“符合世贸规定”,令中国业界失望和愤怒。

企业层面,中国公司选择抗辩、将美国商务部告上法庭等,在工程轮胎案例中收获阶段性的胜利。2010年9月,美国国际贸易法院正式判决,命令美国商务部终止执行对中国出口工程轮胎的反补贴反倾销征税令。

今年年底,美国联邦地区巡回上诉法院将就此案作出判决。这场官司的中国代理方美国温斯顿律师事务所的律师黎宇告诉记者:一旦维持一审结果,“可能将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美国商务部对中国出口企业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的方式”。

“特保”失利

在关于轮胎业的所有贸易救济中,美国发起的中国输美乘用车轮胎特保案最是惹眼。这是中国入世以后遭遇涉案金额最大的一起,也因为金融危机背景下美国采取贸易保护主义姿态而备受争议。

2009年4月20日,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提出针对中国输美商用轮胎采取“特保”措施的申请,要求美国政府对中国出口的用于客车、轻型卡车、迷你面包车和运动型汽车的2100万个轮胎实施进口配额限制。

所谓“特保”,是指《中国加入WTO议定书》第16条“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第1款和第4款规定:中国产品在出口有关WTO成员国时,如果数量增加幅度过大,以致对这些成员国相关产品造成威胁或市场扰乱,则这些成员国可针对中国产品采取限制进口的特殊保障措施。

这是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美国第一次运用“特保条款”对中国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

根据规定,反倾销案例由企业自行应诉,无损害抗辩由行业协会组织企业集体应诉,而涉及反补贴、特保案的应诉,则由商务部负责。

2009年4月,中国商务部、行业协会、轮胎企业快速反应,做了大量举证工作,聘请律师和游说团,从多层面和美方反复磋商,甚至给美国总统奥巴马写公开信。

  1    2    3    » 
 
[ 资讯搜索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创始人致辞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聚汽申明 |加入我们 |荣誉资质 |发展历程 | 网站留言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客服电话:0571-81020910 邮箱:info@b2bautoparts.cn 节假日休息:15658103160

Copyright© 2010-2017 Hangzhou Juqi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聚汽网_聚汽观察_汽车后市场 版权 所有 浙ICP备11022915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28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