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注册
第8届西湖峰会展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资讯

7年16场战役:中国轮胎业反贸易摩擦之路

发布日期:2011-11-21 来源:新浪汽车 浏览次数:3999
中国汽车配件社区网讯:7年16场战役:中国轮胎业反贸易摩擦之路
但这些动作仍未能阻止ITC的申请。当年6月29日,ITC建议对中国输美轮胎连续3年加征关税,中方代表团赴美交涉无果。9月11日,奥巴马签字征收中国输美乘用轮胎三年高关税,最高税额达35%。

上诉WTO

黎宇分析认为:“轮胎是一个产业集中度高的行业,贸易救济也成为国际间竞争常见的一种方式。经过入世以来的多次磨砺,不同其它行业的退缩,中国轮胎行业面对此类摩擦,可以说是抗争最激烈的行业之一。”

在奥巴马签字特保案3天后,中国政府启动了WTO争端解决程序,第一次以独立的原告方身份,提请成立专家组调查。

2010年12月13日,WTO宣布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轮胎采取的过渡性特保措施并未违反该组织规则,第一次中方“铩羽”;

2011年5月24日,中国政府通知WTO仲裁机构,决定对中美轮胎特保措施WTO争端案专家组的裁决提出上诉。

9月5日,WTO上诉机构在日内瓦发布关于中美轮胎贸易纠纷案的裁决结果,判定美国对中国输美轮胎征收惩罚性关税符合世贸规则,中方第二次失意。

两年过去了,“特保案”早已尘埃落定。中国乘用车轮胎生产商即将在2012年9月重新恢复出口。但事实上,中国轮胎行业受到的损伤是严重的。

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介绍,特保案造成国内30家左右的轮胎企业减产或停产,影响中国轮胎产业22亿美元的产值,并有10万左右的轮胎工人就业受到影响。

更坏的效应是,在美国发起特保案后,其他国家亦效仿跟进,印度、阿根廷、巴西等国都立案或有意发动对华产品的特保案、反倾销案。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轮胎分会秘书长蔡为民指出:“实施特保措施以后,中国出口美国乘用轮胎2010年比2009年下降了23.6%,2011年上半年又下降了6%。而美国从第三国进口轮胎2010年比2009年增加了20.2%,2011年上半年又增加了9%。这些数足以说明,以往的中国输美轮胎并没有威胁美国相关企业。”

告赢美国商务部

政府层面的上诉失败,企业层面有望告赢美国商务部,却正在进行时。

2007年6月,美国厂商Titan联合工会工人提出申诉,要求对进口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全球最大的轮胎及橡胶厂商普利司通对此亦表支持。

2008年8月,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发布肯定性损害终裁结果:补贴税率维持不变,倾销税率河北兴茂28.69%、贵州轮胎5.25%、天津联合8.44%,三家企业补贴幅度分为14%、2.45%、6.85%;其他23家单独应诉企业12.58%,未应诉企业惩罚性税率仍为210.48%。

河北兴茂及其美国母公司GPX不服这一结果,委托温斯顿律所进行申诉,在“方法论”上指出,美国政府(商务部)未能合理解决“双重计算”问题,应撤销反补贴法令。

 «    1    2    3    » 
 
[ 资讯搜索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创始人致辞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聚汽申明 |加入我们 |荣誉资质 |发展历程 | 网站留言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客服电话:0571-81020910 邮箱:info@b2bautoparts.cn 节假日休息:15658103160

Copyright© 2010-2017 Hangzhou Juqi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聚汽网_聚汽观察_汽车后市场 版权 所有 浙ICP备11022915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28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