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注册
第8届西湖峰会展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资讯

会否再成鸡肋?上海车展留给广州车展的悬念

发布日期:2011-04-28 来源:汽车中国 浏览次数:1447
与纽约车展同期举行,让我们深深感受到西方车企对中国市场的重视,毫无疑问,无论规模还是首发车

与纽约车展同期举行,让我们深深感受到西方车企对中国市场的重视,毫无疑问,无论规模还是首发车质量,上海车展都已经无愧世界一流车展的称誉。每逢国内三大车展举办,法兰克福、巴黎、日内瓦、东京、底特律等五个世界公认的A级车展总会被拿出来比较一番,比较来比较去,结果还是此类两种声音:一是xx车展已成功跻身世界x大车展,二是“中国只是个大卖场”,因此成色不够更谈不上顶尖车展。尽管如此,每逢车展总会不厌其烦、毫无结果讨论同样的问题。

上海车展

目前,国内三大车展里上海和北京分别单双年轮流坐庄,广州车展则是每年都举办。今年中国车市发展态势并没有预想中乐观,可汽车巨头们在车展上依然如此“套近乎”,看得出中国市场对他们来说实在太重要了。那么在经历上海的盛舞狂歌之后,年底的广州车展又有哪些看点呢?

日系能否守住最后的战场

去年的广州车展被安排在亚运之后,成为名副其实的鸡肋。据统计,2010年广州车展全球首发车5辆,中国市场首发车45辆,概念车30辆,虽然已经创下历届之最,可与同年的北京车展相比无论是受关注程度还是数据指标都相差甚远。就目前的影响力而言,广州车展“老三”的位置恐怕还得继续坐上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可鉴于华南市场地位日益突出,南北争夺日趋白热化,日系三强的应对策略更值得探讨。

丰田:押宝中国本土化

在本届上海车展上,性格内敛的丰田章男激情一跃,重申中国市场地位。而随着佛山工厂一事的尘埃落定,大众已经迫不及待加快其南方战略,此前独享华南市场的日系三强现在可谓如坐针毡,北上成不得已的选择。从另外一个层面来看,如果大众要实现“2018计划”,丰田也是不得不超越的竞争对手。数据显示,日系车企华南地区70%市场份额的绝对优势早已不复存在,同时不可忽略的是,大众已经将市场份额从8%提升至15%。这场针尖对麦芒的比赛仍将继续。

丰田章男

近两年饱受召回困扰的丰田此番将重点放在加速中国本土化进程、进一步提高顾客满意度、发展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等方面,其中本土化进程是重中之重。在“丰田中国愿景”纲要里,实现在中国“落地生根”被确定为最高发展纲领,这意味着丰田中国在丰田全球格局中的地位得到大幅提升,启用中国本土经理人提高运作效率也是举措之一。

丰田章男

但我们也可以注意到,除了丰田章男之外,丰田在本届上海车展的亮点乏善可陈,并没有带来任何的重磅新车。也许丰田章男不一定现身广州,但坐拥“主场”之利的丰田除了新车,还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日产:启辰将是最大的看点

启辰

此次日产共展出十三款车型,包括搭载涡轮增压发动机的骐达以及纯电动概念车Townpod,日产汽车公司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卡洛斯戈恩也来到了展台为全球首发车新一代骐达揭幕并致辞。中国已经成为日产全球第一大销售市场,近两年更是超过丰田、本田成为日系车企的领头军。可上海毕竟不是日产的大本营,展台人气甚至不敌北京现代。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在广州车展上以半截车身亮相的启辰首款概念车终于整车亮相,按照计划,启辰首款量产车将在明年上半年亮相。在新车难以让人提醒的情况下,启辰仍将是日产最大的看点。

本田:主攻中部和西部

理念S1

在日系三强里,产品最为单薄要数广汽本田,歌诗图的加入只是象征性补充产品线,销量上的贡献几乎可忽略。华南市场占有率的下降使得广汽本田开始将未来主攻的方向放在中部和西部。当然,面对大众的强势南下,本田采取的也是扩充战略,2011年下半年开始之后,广汽本田的总年产量将达到48万辆。此外,做为合资自主的先行者,理念S1的上市让广汽本田的双品牌战略走在了其他车企的前面,这也有利于它拓展二三线城市。

编辑点评:由于长期生活在广州,当在上海看到满街的大众车时真有点不习惯。虽说日系在华南市场占有绝对的优势,但近两年来其他品牌冲击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除了大众,像现代起亚、通用、福特也逐渐多起来。在北上不见有进展、新能源汽车尚不成熟的情况下,日系车企一味的扩大产能、搞合资自主显然不是长久之计。相反,大众的主动积极则让人充满期待,广州车展的表现同样如此。

 

重重受阻 今年市场走势如何

尽管今年中国汽车市场的前景并不被人看好,可从前三个月的产销数据来看,整体依然向上增长。据统计,1-3月,汽车累计产销489.57万辆和498.37万辆,同比增长7.48%和8.08%,但另一组数据同样不可忽略,第一季度增幅与上年同期相比回落52.35个百分点和50.43个百分点。这说明在一系列政策的刺激下,中国汽车市场前两年近乎疯狂的增长势头已经得到遏制,逐渐趋于理性。

此次汽车巨头齐聚上海,更有一番探讨如何深度挖掘中国市场的味道。

王传福

比亚迪与奔驰形影不离

甚少露面的王传福在捧完奔驰的场之后,马上又现身比亚迪的新闻发布会。虽然在发言中王传福把超过一半篇幅的放在新能源汽车上,可对比亚迪来说,如何处理好与经销商的关系、调整营销策略提高销量才是重中之重。今年春节刚过,比亚迪宣布对旗下五款主力车型进行上市多年来首次官方降价,包括比亚迪F0、F3、F3R、G3、F6在内的多款车型降幅超过一万。然而近几个月的销量数据却给了这支“满脸青春痘”的年轻团队当头一棒。

在没能完成去年的销量之后,比亚迪今年的开头并不好:1月份销量为52054辆,较2010年同期的61215辆下降15%;2月销量26521辆,与2010年同期的34184辆相比,下滑了22%;3月份销量为40,027辆,低于上年同期的67698辆,同比下降41%。积极主动的价格策略显然难以挽救兵败如山倒的比亚迪,技术尚不成熟的新能源汽车起到的仅仅是转移注意力的作用。

油价上涨

如果说北京治堵政策只是地方限制,那么“购置税减免”、“以旧换新”退出;车船税调整;油价高涨;贷款利率上调等一系列政策则无异于在你荷包里掏钱,明着告诉大家,这段时间就别买车了。

可正如前文开头给出的数据显示,政策的调整并不能抑制市场的刚性市场,退一步想,在如此多的束缚下还能保持稳定增长,可见中国市场远未到饱和状态。若从衡量汽车的重要市场指标来看,中国人均汽车保有量也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全国第一的佛山千人保有量为300辆,现在的“堵城”北京也只有250辆,而东京则达到450辆。那么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是否就真的趋于饱和了呢?其实并不然,堵塞更多源于近两年急剧膨胀之后的一时不能消化,广州在亚运之前同样是著名的“堵城”,可经过BRT建设和一系列道路重新规划后,效果相当显著,亚运后同样用不着单双号限制。

中国汽车市场

二线城市将是率先开发对象

二三线城市的潜力也是车企看好中国的原因。不过从当前的情况来看,一线城市仍将是汽车的消费主力,车企的扩充很难在短期内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与一线城市不同,二三线城市廉价车型的市场显然更大,对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自主品牌来说无疑又多了一条可选择的路。与其死拼高端,还不如退而抢滩未来的市场。

编辑点评:如果说上海车展承载了汽车巨头们的殷切期盼,那么11月份的广州车展起到的将是“风向标”的作用,在经过政策适应期后,中国市场趋于稳定之后的表现会是怎么样?金九银十还能像过去那么火爆么?汽车巨头们11月收获的是苦涩还是欢喜?这一切都将在广州车展揭晓。

 
[ 资讯搜索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创始人致辞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聚汽申明 |加入我们 |荣誉资质 |发展历程 | 网站留言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客服电话:0571-81020910 邮箱:info@b2bautoparts.cn 节假日休息:15658103160

Copyright© 2010-2017 Hangzhou Juqi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聚汽网_聚汽观察_汽车后市场 版权 所有 浙ICP备11022915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28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