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注册
第8届西湖峰会展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汽配观点

矶谷俊辅:日联将以产品线和技术的优势,继续扩大中国销售渠道

发布日期:2016-12-02 来源:中国汽车配件社区网/《聚汽观察》 作者:付小军 浏览次数:15683
日联利用产品线和技术的优势,除了为日系经销商提供合作外,今后逐步开拓经营欧美系产品的经销商客户,同时结合全国750家「J-works保养之家」为修理厂提供更好的技术服务。
专栏背景:


     
        纵观跨国零部件企业在中国的发展,可谓是百花齐放,各领风骚。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购车能力的提高,截止2016年6月底,我国汽车保有量为1.84;并且每年保持2300-2500多万辆车的递增,预计2020年将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保有量国。目前,中国正加大新能源汽车、互联网汽车及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一批环保节能、降排减耗、远程传感和制动等新技术应运而生;同时互联网+汽车后市场环境下各类创新电商、连锁、联盟模式层出不穷,致使国内汽车后市场渠道供应链的多项变革。
 
        那么,这些国际知名零部件企业又如何在中国汽车后市场的这场变革中保持领先地位,或许他们会在“本土化策略”的经营策略上深化改革。本期专栏将呈现不同企 业在华是如何实施 “本土化策略”经营的。
 
编者语:
 
J-WORKS use product line and technology advantages, in addition to providing cooperation for the Japanese distributor, will gradually open up the business of  European and American Modles dealer customers, combined with the national 750 "J-works maintenance home" provide better technical service for repair plant.
日联利用产品线和技术的优势,除了为日系经销商提供合作外,今后逐步开拓经营欧美系产品的经销商客户,同时结合全国750家「J-works保养之家」为修理厂提供更好的技术服务。

 
企业名称:日联汽车零部件贸易(天津)有限公司 
采访对象:总经理矶谷俊辅
成立时间:2004年
注册资金:40万美金
员工人数:30人
主营产品:汽车零部件
 
日联在华经营制定的策略是什么? 
 
首先,时势所需,考虑到仅用电装的产品构建销售渠道相对较窄,因此联合了丰田通商、日立、三菱电机共同成立了日联汽车零部件(天津)有限公司。也因此公司名称中没有电装的字眼,而是包含着上述几大日系品牌联盟的意义在其中。
其次,当时的市场环境中,外资直接深入中国市场销售也非常困难,因此日汽负责统括各大品牌的产品,北京中联负责构建销售渠道,两方联合共同开拓中国市场。
再次,在确立销售体制时的战略方针上,上述的日汽、中联体制运营了6年的时间,巩固整个体制的基盘,日汽开始逐渐着手管理经销商销售渠道,简化并同时强化信息、产品的整个流程。同时日汽战略性的开始创建分区域物流仓储体制、丰富产品线(包括设定第二品牌的J-works产品),并开拓日系以外的经销商客户扩大了在全国的销售渠道。
 
日联在中国汽车后市场的通路上:整体渠道布局网络建设和终端修理厂分别制定怎样的营销策略? 
 
在整体渠道布局网络建设上:
首先,日联利用产品线的优势,最初以各地区日系强势的优秀经销商开始着手合作;今后逐步开拓经营欧美系产品的经销商客户;其次,从基本上以区域轴分布,到近年来拓展销售区域的经销商客户或者经销商客户自身更广泛化的联盟趋势增强。针对经销商联盟,供应联盟品牌的产品,与以往产品区别共存是一个解决方案。总之,今后也会一如既往的支持与日汽共同奋斗,一同发展的经销商客户。
 
在终端修理厂策略方针:
日汽针对修理厂渠道开拓了750家「J-works保养之家」。这个面向修理厂的项目主旨不单纯是维修技术上的联系,更多的是将日汽优质的零部件向修理厂推广,在对修理店认证后持有先进维修技术或者诊断工具的修理厂进行长期合作,并与电装相关部门分管的电装中国服务网络体系相联动。
 
在深挖中国车主需求的情况下,如何利用全球品牌的优势开发中国式的产品?
 
中国的零部件市场,不同品质水准、价格的产品让消费者选择困难。电装作为世界知名品牌零部件厂商在行业内为众人所知,为了向一般消费者贴近,我们赞助过车队比赛,运营网络旗舰店不断努力提升消费者认知度。
 
中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互联网汽车、无人驾驶汽车,产品如何应对?
 
在新能源汽车电池控制部分电装产品十分活跃,也积极开发压缩机、发电机等新能源汽车专用的产品。像上述新技术汽车的维修到稳定着陆阶段需要花费一些时间,在这个时间中我司会积极研讨将相关产品引入售后市场。作为厂家固有的技术,导入到售后市场虽然存在一些技术专业性的课题,但是只要确定导入的大方向后到产品导入的时间是很快的。
 
未来3-5年,是否会在华加大投资?

电装今后对中国生产制造环节依然会投入力量,虽然作为电装中国整体的具体投资计划比较难讲,但是电装在上海也建立了规模巨大的技术中心,培养了更多的开发、实验测试评价人员。今后为了采用更多的现地厂家的产品,也必须进行相应的投资。
 
 
[ 资讯搜索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创始人致辞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聚汽申明 |加入我们 |荣誉资质 |发展历程 | 网站留言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客服电话:0571-81020910 邮箱:info@b2bautoparts.cn 节假日休息:15658103160

Copyright© 2010-2017 Hangzhou Juqi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聚汽网_聚汽观察_汽车后市场 版权 所有 浙ICP备11022915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28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