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注册
第8届西湖峰会展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汽配观点

造汽车不如挖煤 扬眉必须吐浊气

发布日期:2011-02-28 来源:网易博客 作者:吴琼 浏览次数:1273
看了海生的的博客《吉利转型:把钢铁卖得再贵些》后,深有同感。我觉得,中国汽车企业需要考虑的东西确实不少。除了向上游,还有很多。比如,不要想通吃,别指望一天修成个罗马。

看了海生的的博客《吉利转型:把钢铁卖得再贵些》后,深有同感。我觉得,中国汽车企业需要考虑的东西确实不少。除了向上游,还有很多。比如,不要想通吃,别指望一天修成个罗马。

第一,扬煤本在吐气前。汽车好赚钱,也难赚钱。比挖煤赚钱难!

一辆MINI卖30万元,以前的吉利生产的汽车卖3万多元。现在,奇瑞汽车也有同样的境遇。按照海生所言,奇瑞汽车一年卖车50.03万辆,净利润6600万元,每辆车净利润不过132元,还不如挖一吨煤。

这可是句真话。生产汽车不及挖煤。我们不常常说扬眉吐气吗?扬煤当然在吐“气”(废气”)前。制造废气的汽车,哪能比得上挖煤呢?原因之一,简单、市场需求大、产品的差异需求小甚至无。一个朋友告诉我,他采煤等资源,不用担心出路,不用过多去找买家。只要挖掘出来,就会有人来买。而且是大买家。

而汽车呢?虽然中国的汽车需求量不少,去年约1800万辆,今年可能超过2000万辆。但是,竞争对手也多,而且面对的是单个的小消费者。要满足这么多需求不同的消费者,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就牵扯到推销成本了。煤就不一样,不需要过多的营销成本,买的可不就是硬性的质量。

第二,中国车企想要真正做到扬眉,就必须吐掉那几口气。

第一口气就是满足于低质低价销售的气。为什么同样的铁,宝马和吉利、奇瑞卖出的价格差距这样悬殊?

想到这一点,搞自主品牌汽车的中国企业家们都觉得不自在。这种不自在就是一口气。要吐出来,只能背水一战。这一点,吉利汽车做过,海马汽车也做过。断了做低价低质汽车的念头,一心铺在中高端汽车上。确实,少了能赚钱的低质低价汽车,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或许短期内甚至永远无法活下去,但是如果你意识到一点——只做低质低价汽车,将来只有死路一条,早死早超生。那么,这些企业们或许会步吉利汽车、海马汽车的后尘,痛苦地转型。

第二口气就是,不要想通吃。这个世界已经是全球化、国际化、专业分工的世界,没有企业可能什么都自己来。像比亚迪那样自己造家电、造这造那,最后的结果只能是——浪费力气、浪费钱、股价下跌。

在同样的时间里,想好自己要吃什么,是吃掉一整条鱼,还是仅吃掉鱼中间那段。吃整条鱼,时间长,且容易被刺卡着。吃中段,肉鲜美;节约出来的时间,可以再吃一条鱼的中段。吃力不讨好的事,为什么一定要做呢?关于这一点,新兴创业企业和传统企业家的想法完全不同。比如51汽车网的CEO李海超就认为——目前二手车的蛋糕小,大家可以共同努力做大蛋糕。分吃做大的蛋糕,和抢一块小蛋糕,哪个更好?当然是前者。

吐掉那几口小家子的浊气,走进一个包容、互利竞争的大圈子里,才是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出路所在。
 

 

 
[ 资讯搜索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创始人致辞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聚汽申明 |加入我们 |荣誉资质 |发展历程 | 网站留言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客服电话:0571-81020910 邮箱:info@b2bautoparts.cn 节假日休息:15658103160

Copyright© 2010-2017 Hangzhou Juqi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聚汽网_聚汽观察_汽车后市场 版权 所有 浙ICP备11022915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28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