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不会被一家“通吃”
众所周知,打印机行业不靠出售打印机盈利,而是靠喷墨等耗材获得盈利。最近两年,国内整车销售增速放缓,整车销售利润大幅下降,汽车行业的盈利点已逐渐由汽车销售转移到汽车售后服务。
目前,中国汽车保有量已突破2亿辆大关,汽车后市场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这种变化已引起资本市场的关注。2015年前后,有近200亿元的资金开始进入汽车后市场,其间虽然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波动,但最近又出现了投资持续拉升的迹象。
当前,中国市场的原厂配套产品(OES)份额远远超过独立售后市场(IAM)。而在国外,大约30%是OES服务,其余则属于独立售后市场。此外,中国目前有30多万家修理厂,为其服务的配件经销商也有30多万家,两者数量相当。而在成熟市场,这两者的比例大致是10∶1。
不少欧美零部件企业意识到中国汽车后市场的巨大价值,率先开展业务,但是有些并不成功。他们的错误在于照搬了欧美市场经验,而忽视了中国市场的个性。在后市场上,各家企业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做自己的专长,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一家企业如果想“通吃”后市场,最终会发现其在某些领域会碰壁。比如,在美容装潢领域,市场容量一直保持在15%左右,原厂配件与独立售后品牌都有一定的市场机会。但在机电维修、钣金喷漆领域,原厂配件占业务总量的2/3,因为技术门槛高,厂家和4S店具有技术垄断优势。正因此,该领域市场参与者少,其利润相对更高。